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

2655次浏览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敷贴、饮食调养等。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1、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高血压常用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丸、松龄血脉康胶囊等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表现为头晕目赤、烦躁易怒;牛黄降压丸多用于痰热内扰型,伴随胸闷痰多;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气血瘀滞型有效,常见舌质紫暗。中药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具,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针灸选取百会、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平肝潜阳,或配合足三里、三阴交健脾化痰。肝火旺盛者可针刺行间、太溪滋水涵木;痰湿重者加丰隆、中脘化痰祛湿。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推拿按摩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拿五经等手法疏通头部经络,配合按揉涌泉、太冲等穴位引火下行。每日可自行按摩耳背降压沟、太阳穴等部位5-10分钟,辅助缓解头晕症状。急性血压升高时禁止颈部暴力手法。

4、穴位敷贴

将吴茱萸、川芎等药物研末醋调,敷贴于涌泉、神阙等穴位。吴茱萸敷贴可引火归元,适合上热下寒型高血压;川芎敷贴能活血通络,改善血液黏稠度。皮肤过敏者禁用,每次敷贴不超过4小时。

5、饮食调养

肝阳上亢者宜食芹菜、菊花、决明子等清热平肝;痰湿型建议用薏苡仁、冬瓜、赤小豆利湿化痰;阴虚者可选用黑芝麻、枸杞、银耳滋阴。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忌辛辣油腻,配合玉米须、山楂代茶饮。

中医治疗高血压需长期坚持,配合低盐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监测血压变化,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6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中药与西药联用时应间隔2小时服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相关推荐

滴了氯霉素滴眼液眼睛下面肿了是怎么回事
滴了氯霉素滴眼液后眼睛下面肿可能是药物过敏或局部刺激引起的。可能与个体过敏体质、滴药操作不当、药物成分不耐受、继发感染、眼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立即停用并就医检查。
慢性咽炎能治愈吗
慢性咽炎一般能治愈,但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刺激、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等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症状。
患了梅毒需要注意哪些
梅毒患者需注意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避免传染、调整生活方式及心理疏导。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中医是如何认识牛皮癣的
牛皮癣属于中医干癣、白疙、疙风、蛇风、松皮癣等疾病的范畴,隋朝的医学典籍中有关于干癣的记载,清代的医学典籍多将其称为白疙,对症状和病因病机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牛皮癣用药原则有哪些?
牛皮癣是可以用药物来控制的,但是一般使用的药物都是外用的,所以有的药物是会有刺激患处的可能,还有的药物可能就是在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明显的好转,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弄清楚牛皮癣药物治疗的原则,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牛皮癣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