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术后恢复效果与个体差异、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术后初期需绝对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翻身时避免腰部扭转。医生常开具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2周后可开始低频脉冲电疗等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术后4-6周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术后3个月需复查腰椎MRI观察髓核回纳情况,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及久坐超过2小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需加压包扎,或发生椎间隙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此时需紧急进行血常规检查和抗生素治疗。术后复发多与过早负重劳动相关,需通过佩戴腰围3-6个月保护腰椎稳定性。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应延长拆线时间至14天并加强血糖监测。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者需同步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必要时补充碳酸钙D3片预防椎体骨折。
术后饮食应增加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保证500克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促进骨骼修复。戒烟戒酒避免影响微循环,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并在膝间夹枕保持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禁止跳绳、打高尔夫等扭转腰部动作。建立疼痛日记记录每日VAS评分变化,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返院检查。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腰椎动态位X线,评估椎体稳定性及融合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