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黄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竹枝黄通常是指中药竹黄,常见用法有内服煎汤、研末冲服、外用敷贴等。竹黄具有化痰止咳、活血通络等功效,多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等症状。
1、内服煎汤
竹黄可配伍其他中药材煎煮服用,常用剂量为3-9克。煎煮时宜用文火慢煎30分钟以上,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该用法适用于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等症状,常与杏仁、桑白皮等药物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2、研末冲服
将竹黄研磨成细粉后可直接温水送服,每次1-3克。此法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咳嗽发作时缓解症状。研末后也可装入胶囊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需注意粉末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吞咽功能障碍者禁用。
3、外用敷贴
竹黄粉末可用醋或酒调敷患处,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痛。外敷时可配伍乳香、没药等活血药材,增强消肿止痛效果。皮肤破损处禁用,敷药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应立即停用。孕妇腹部忌用外敷。
4、配伍入丸
竹黄常作为君药或臣药加入复方丸剂,如竹沥达痰丸、止咳化痰丸等。丸剂服用方便,作用缓和持久,适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调理。服用丸剂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5、药膳调理
竹黄可加入药膳炖煮,如竹黄炖雪梨、竹黄百合粥等。药膳用法药性温和,适合体弱患者及儿童服用。制作时竹黄需用纱布包裹,避免药渣影响口感。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药膳。
使用竹黄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避免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药效发挥。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