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恢复锻炼技巧是什么
手腕骨折恢复锻炼技巧主要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抗阻训练、功能性训练及器械辅助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阶段逐步进行。
1、被动活动
骨折初期需以被动活动为主,由康复师或家属帮助完成腕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动作幅度控制在无痛范围内。每日重复进行3-4组,每组5-10次,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此阶段应避免自行用力,以免影响骨折端稳定性。
2、主动活动
骨折愈合进入纤维骨痂期后,可尝试主动屈伸手指和手腕。从轻微抓握毛巾开始,逐步过渡到对掌、握拳等动作。每次训练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注意动作需缓慢匀速,出现疼痛立即停止。
3、抗阻训练
骨折临床愈合后,可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将弹力带固定于手掌做腕背伸、掌屈动作,每组8-12次,每日2-3组。阻力应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后冰敷15分钟可减轻肿胀。
4、功能性训练
模拟日常抓握、拧毛巾、写字等动作进行训练,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可结合橡皮泥捏塑、积木堆叠等精细动作练习,逐步恢复手部协调性和肌耐力。
5、器械辅助训练
使用腕关节康复器或握力器进行训练,初始强度设为最小档位,每次5分钟,每日1-2次。器械训练需监测腕部反应,出现持续酸痛应暂停并咨询康复医师。
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及摄入过多咖啡因。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手腕减轻水肿,日常活动佩戴腕部支具保护。若锻炼后出现持续肿胀、夜间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完全康复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应定期进行肌力评估和关节活动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