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是什么引起的
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拉肚子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食用不洁食物、生冷食物或暴饮暴食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蠕动加快。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或酒精也可能干扰消化功能。症状较轻时可暂时禁食,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如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
2、肠道感染
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痢疾等感染可能引发腹泻,常伴随发热、腹痛。轮状病毒多见于儿童,志贺菌感染常见于夏季。感染性腹泻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肠黏膜水肿和渗透性腹泻。过敏体质人群进食后皮肤瘙痒伴腹泻,婴幼儿多见。需排查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4、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药物相关性腹泻。化疗药物、二甲双胍等也可能刺激肠道。出现腹泻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配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微生态制剂。
5、肠易激综合征
精神紧张或内脏高敏感性可能导致功能性腹泻,排便后腹痛缓解。症状反复发作但体重无下降,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焦虑情绪,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功能。
腹泻期间应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冰箱食物充分加热后食用。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