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酒精性心肌病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心肌损伤,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
1、戒酒
完全戒酒是治疗的核心措施。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持续饮酒将加速病情进展。患者需建立戒酒计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戒酒药物如纳曲酮片辅助戒断,同时避免接触饮酒诱因。
2、营养支持
长期酗酒者常合并维生素B1缺乏,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饮食应低盐、低脂,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能量。
3、药物治疗
针对心力衰竭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改善心肌重构。合并房颤者需服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处方,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心脏康复
病情稳定后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骑自行车等,从每周3次每次10分钟开始逐步增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同步进行呼吸训练可缓解气促症状。
5、手术治疗
终末期患者若出现严重二尖瓣反流,可能需行二尖瓣成形术。难治性心力衰竭者可评估心脏移植可行性。手术治疗前需确保彻底戒酒,术后仍需终身随访管理。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诱发心衰加重。家属需协助监督戒酒执行,注意观察夜间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情况。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康复期可尝试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出现心悸、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