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血栓的肚皮针是什么
防血栓的肚皮针通常是指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发挥抗凝作用,常见剂型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等。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阻断凝血级联反应,从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其分子量较小,生物利用度高,皮下注射后吸收稳定,无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临床常用于骨科术后、长期卧床、妊娠期血栓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性抗凝,也可用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治疗。注射部位多选择脐周皮下脂肪层,需避开瘢痕或淤青区域,注射后按压5分钟避免出血。使用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瘀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使用低分子肝素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建议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