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性皮炎是什么病
慢性湿疹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干燥、瘙痒、红斑和鳞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或免疫异常等多种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或免疫调节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往往自幼发病,皮肤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日常需加强保湿护理,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2、环境刺激
长期接触化学洗涤剂、粉尘或气候干燥等因素可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好发于手部、四肢屈侧。建议佩戴防护手套,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
3、免疫异常
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常见于特应性体质人群。皮损多呈对称分布,伴有剧烈瘙痒。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4、微生物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加重皮肤炎症,出现渗出、结痂等继发感染表现。需配合医生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
5、精神因素
焦虑、压力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诱发或加重病情。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搔抓-瘙痒恶性循环。建议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减少搔抓。
慢性湿疹性皮炎患者应建立长期皮肤管理计划,每日使用无香料润肤剂至少2次,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摄入已知过敏食物,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若出现皮损渗液、发热等感染征象,或常规治疗3周无效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部分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光疗或系统性免疫抑制剂治疗,但须严格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