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的原因
玻璃体出血可能由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等原因引起。玻璃体出血通常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视网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血管炎症或血管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血管炎等疾病可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液渗入玻璃体腔形成混浊。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视野缺损,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
2、眼外伤
眼球钝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损伤视网膜或睫状体血管,导致玻璃体积血。外伤后可能出现眼痛、畏光伴视力急剧下降,需通过眼部B超检查评估出血量。治疗需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引发血管渗漏或异常新生血管破裂。患者多有糖尿病史,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微动脉瘤或视网膜出血。需严格控制血糖,必要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配合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
4、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阻塞可导致静脉压增高、血管破裂出血。多见于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急性期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需使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配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严重者需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5、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撕裂时可能牵扯视网膜血管导致出血,常见于高度近视或老年玻璃体后脱离患者。多伴有闪光感和飞蚊症加重,需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确诊。需及时行视网膜激光封堵术预防视网膜脱离,术后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缓解症状。
玻璃体出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出血加重。保持稳定情绪,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如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血管修复。定期复查眼底,若出现视力骤降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根据出血原因不同,恢复期可能需1-3个月,期间避免揉眼或突然体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