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怎么判断是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判断缺铁性贫血主要依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异常,同时需结合铁代谢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特征包括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成年男性低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每升。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飞升提示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27皮克支持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是缺铁的特异性指标。这些指标异常需排除慢性病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其他小细胞性贫血。
确诊缺铁性贫血还需进行铁代谢检查,包括血清铁蛋白低于15微克每升,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6%,血清铁降低而总铁结合力升高。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是诊断金标准。对于育龄期女性、婴幼儿、青少年等缺铁高危人群,即使血红蛋白正常但铁蛋白降低也可诊断为缺铁期。
发现血常规异常提示缺铁性贫血时,应及时就医完善铁代谢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可选择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的膳食摄入,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服影响铁剂效果,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