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可能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1、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心肌梗死可引发心室颤动或心脏泵血功能丧失,表现为突发胸痛、面色苍白、意识丧失。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硝酸甘油注射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药物。
2、严重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会使心脏失去有效收缩能力。这类情况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可能伴随心悸、头晕等症状。治疗需电复律或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
3、电解质紊乱
血钾异常是诱发心脏骤停的重要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可导致QT间期延长,高钾血症会抑制心肌电活动。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监测心电图变化。
4、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等可通过干扰心肌电活动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视觉异常等前驱症状。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相应解毒剂如地高辛抗体片段。
5、心脏结构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心脏结构病变会增加心脏骤停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在运动时突发晕厥。需避免剧烈运动,部分患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进行预防。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出现胸闷、心悸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有心脏骤停高风险者可考虑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培训能提升 bystander CPR 实施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