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月经不调的调理方式是如何的

51659次浏览

月经不调的出现,对于女性来说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很多女性就是由于月经不调,而使得体内的毒素增多。那么,月经不调的调理方式主要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从下面的文章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1、尽量使生活有规律是属于月经不调的调理方式之一,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让你的生活有规律,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

2、月经不调的调理要注意在必要时去看医生,如果持续出血24小时后没有减少,而且出血量大,或者月经少到没有,应马上去看医生。

3、防止受寒也是属于月经不调的调理方式之一,月经不调患者一定要注意经期勿冒雨涉水,无论何时都要避免使小腹受寒。

4、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月经不调患者应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因此,饮食在对于月经不调的调理上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对于月经不调的调理方式具体的讲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月经不调的知识,及时去治愈好月经不调。如果您还有其它的月经不调的问题想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相关推荐

03:05
上个月18号来的月经排卵期是几号
一般正常的月经周期多数人是28-30天,医学上认为在下次月经的前14天是排卵期。如果病人月经周期比较规律,如在28-30天,上个月是18号来的月经,这个月有可能是16-18号来月经,在这个月前14天,一般这个月的2-4号可能是排卵期。排卵期不是具体到某一天,应该是持续的几天。关心排卵期可能是为了怀孕或避孕,如果是为了怀孕,可能在排卵期前后一两天同房,都会增加怀孕的几率。避孕有的人认为只要不是在排卵期这几天同房,就不会怀孕,但是安全期并不是很安全,还会出现额外排卵的情况。没有经过保护措施的同房、性生活出现怀孕的情况,一般是额外排卵的情况。
03:29
月经推迟吃黄体酮吃几天
月经推迟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如果妊娠试验检查出未怀孕,可以服用黄体酮来催经。一般服用黄体酮的剂量要根据停经时间来判断,可以进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如果子宫内膜比较薄,吃黄体酮也可能不会来月经,可以吃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吃黄体酮可以吃五到十天。如果内膜比较厚,大于10mm,月经可能会来得比较快,这时候吃黄体酮吃五天就可以。吃黄体酮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虽然副作用比较小,但是也是一种处方药物,而不要进行自行的服用。
02:52
没怀孕月经推迟什么原因
造成月经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果没怀孕而出现月经推迟,可能属于内分泌出现异常。内分泌的紊乱有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气候、环境、情绪等都可能造成月经改变。大脑皮层或垂体的一些疾病,也会造成月经的一些改变。最常见的比如高泌乳素血症,我们称其为停经泌乳综合症,它肯定会造成月经的推迟。还有临床上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就是出现了雄激素水平的升高,或者黄体生成素和卵泡生成素的比值明显异常,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多囊卵巢的存在,都有可能造成月经的紊乱和推迟。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给予对症调理,是比较好的。第一,女性要注意适当的保暖,不要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心情舒畅,也有利于月经周期规律,使月经量增多的。第二,如果是存在有卵巢早衰,性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引起的情况,这时候要积极的给予激素类的药物进行调整,有利于使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增多。第三,女性存在有宫腔粘连引起的月经量少,这时候单纯给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好,需要在宫腔镜下将粘连带进行分离,然后给予雌激素的药物治疗,有利于使子宫内膜生长变厚,因此月经量也会增多。第四,当女性存在着有垂体瘤或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起的月经量少,要给予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原发病的。
语音时长 01:21

2021-04-15

76172次收听

经期能洗澡吗
在经期根据身体状况判断是否能洗澡,一般建议淋浴,避免盆浴,盆浴会导致细菌回流,增加患有妇科病的几率,同时经期时还应避免同房,或使用洗液清洗阴部,避免降低阴部抑制细菌的能力。
03:08
月经不调如何用药
月经不调用药要结合具体的症型,体质类型进行治疗,比如气滞型,可以用逍遥丸进行疏肝解郁;血瘀,使用桃红四物汤。阴虚类型,可以用滋阴养阴汤、麦门冬汤进行滋阴;气虚,可以用黄芪补中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进行补气;痰热,用涤痰汤、清热化痰汤;过敏,用特禀质的祛风汤;虚寒型,用金匮肾气丸来调;有寒痰的寒湿型,结合温中补气化痰的中药;血虚症,结合补血的方剂。月经不调也可以适当配合艾灸或穴位的按摩,还有自我导引,锻炼方法来调节身心,促进身心的功能跟子宫的功能调节。在前后不同的月经周期,可以用不同的药物,月经前可以用疏导为主的药物。但是月经期间,不要用药,等月经结束之后,进行补血的方法结合治疗。
产后来月经不规律怎么办
产后来月经不规律,如果处于哺乳期,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如果产后未哺乳,月经不规律,需要做一下盆腔彩超检查和妇科内分泌检查,了解有无器质性疾病及内分泌异常,如果有异常的话需要根据相应病因进行治疗。哺乳期雌激素被抑制,在哺乳期,由于泌乳的影响,体内的泌乳素升高,新妈妈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受到一定的抑制,同时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哺乳期月经不规律,可能出现来一次月经后,随后不来月经,等停止哺乳以后才正常来月经。如果处于哺乳期,月经不规律,不需要进行治疗,虽然不来月经,但是仍可能排卵,不来月经也需要采取避孕措施。此外,不来月经或月经不规律,首先需要排除怀孕的可能性。可以用早早孕试纸或者验孕棒测试一下,排除怀孕的情况,一般是不需要人为干预的。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1

62971次收听

女生没来月经的原因
女生没来月经最常见原因是怀孕,若检测未怀孕则考虑为精神因素、脑垂体病变、卵巢分泌激素异常、子宫原因。精神因素,较为常见,如女性近期紧张、劳累,很多大学生的考试恐惧,患者的情绪不良,以及生活的压力过高。脑垂体病变,如垂体的腺瘤,激素分泌的异常,但比较少见。卵巢分泌激素异常,因为女性月经是靠着卵巢分泌的激素影响的。如卵巢的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来月经。子宫原因,因为子宫做了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宫腔出现了粘连,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如子宫内膜的结核、生殖器结核,会破坏子宫内膜的。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子宫本身发育上的异常等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25

61431次收听

喝中药对月经有影响吗
喝中药对月经也是会造成影响的,如果喝寒凉药物、补益药、活血化瘀药,那么对身体是会造成影响的。在来月经的时候,不建议擅自用药,一定要配合医生用药才是,以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月经的时候如果要用药,一定要听医嘱按时服药。
月经不调症状
月经不调症状有月经周期延长,量时多时少,颜色不统一,伴有血块。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的改变,或者是经期的改变,或者是经量的改变。比如月经周期延长,可能应该是一个月,结果变成35天,45天或者是60多天,或者是来月经的时候,量时多时少,或者是颜色可能褐色,或者是鲜红色,有时可能还有血块,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但是因为月经不调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所以要根据原因来决定怎么治疗。月经不调可能和饮食有关,可能和环境因素,冷饮冷水或者是食物。月经不调可能和休息劳累精神紧张有关。吃减肥药也会月经不调。有流产以后的月经不调,要严格的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流产,同时要注意休息,要注意减轻压力。对月经不调给予一定的调理和治疗。要注意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子宫肌瘤等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不同。
语音时长 02:01

2019-08-15

55523次收听

月经期间注意什么
在月经期的时候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所以也有很多特殊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经血当行则行,要行得痛快、行得畅快,在经期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贪凉饮冷。有的女性在经期可能去吃冰激凌、冷饮,这时候寒凉就容易导致血瘀、寒性凝滞,寒凉之后导致瘀血阻滞,这样经血下行的不痛快就可能会出现痛经;甚至有的患者可能吃了冷饮之后,突然出现闭经,所以,在经期注意不要吃贪凉饮冷;然后经期的时候,月经量多的患者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辛热的食物,中医来讲血得热则行,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较热性的食物可能会迫血妄行,从而导致出血量增多;再一个经期的时候还要注意卫生,我们的卫生巾要勤换,因为血是一个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勤换卫生巾,有可能会导致感染;经期是绝对不可以性生活的;经期可以淋浴,但不要坐盆洗,以免造成感染。
语音时长 01:45

2019-07-03

54067次收听

01:24
吃避孕药月经会提前吗
短效避孕药,它本身有调经的作用。平时如果月经紊乱,口服短效避孕药可以使月经变得规律。一般停药以后3到7天,月经就会来潮,月经量也会减少。如果是服药方式不当,或者是漏服,个体差异,那么也会引起月经紊乱。如停经达到三个月,就应该停药。
脾虚会导致月经不调吗
中医认为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其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可以促进全身的正常运行,而人体一旦出现脾虚的问题就会给身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脾虚也会引起女性月经不调的,因为脾虚,人体的血液循环就无法正常,使得血液瘀积影响到女性的月经。
排卵期是例假前还是后
排卵期与月经息息相关,知道排卵期的时间便更好地掌握同房时间。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产后例假多久会来
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对自己的月经比较关心,因为大家都知道女性的身体健康与月经有很大关系。产后的女性来例假没有明确的时间,与体质还有别的原因都是有关系,有的人在满月之后,有的人在孩子五六月之后,而有的人则是在孩子一岁左右,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