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衰竭怎么办
老年人心脏衰竭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氧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脏衰竭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监测体重变化。采用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可缓解夜间呼吸困难。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改善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时需监测电解质。地高辛片适用于合并房颤患者。
3、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夜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配合无创通气。长期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
4、心脏康复训练
在专业监护下进行阶梯式运动训练,从床边坐立、踏步逐渐过渡到功率自行车训练。结合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每次10-15分钟。康复周期通常需要6-12周。
5、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合并严重冠脉病变者,二尖瓣置换术可纠正瓣膜反流。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与感染。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水肿情况,记录每日尿量与体重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诊。家属需协助患者规律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