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酰胆碱性荨麻疹
乙酰胆碱性荨麻疹是一种由乙酰胆碱介导的物理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运动、情绪紧张或体温升高后出现的小风团伴明显瘙痒。
乙酰胆碱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有关。当人体在运动、情绪激动或环境温度升高时,交感神经兴奋促使乙酰胆碱释放,部分患者因对乙酰胆碱过敏或皮肤肥大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引发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典型表现为直径1-3毫米的红色小风团,周围有显著红晕,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瘙痒感较剧烈,可能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症状通常在触发因素消除后30-60分钟自行消退。
该病需与普通荨麻疹、胆碱能性出汗异常等疾病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诱发试验,如运动或热水浴激发。治疗上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严重发作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和高温环境,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摄氏度。记录发作诱因有助于预防复发,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头晕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日常护理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运动前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含酒精饮料,保持规律作息以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室内保持通风凉爽。若症状频繁发作或影响生活质量,建议至皮肤科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免疫调节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