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腹泻会有什么危害
经常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及继发感染等危害。腹泻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脱水
频繁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引发脱水。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婴幼儿可能出现囟门凹陷。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2、电解质紊乱
腹泻时钠、钾等电解质随体液丢失,可能引发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患者会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甚至意识障碍。需通过血液检测明确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贫血和维生素缺乏。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建议采用低渣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或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素。
4、肠道菌群失调
腹泻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加重消化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5、继发感染
持续腹泻可能引发肛周皮肤感染或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需保持会阴清洁,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或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
腹泻期间应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清淡饮食,如米汤、馒头等,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注意补充水分,每次排便后饮用200-3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血便、高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病因。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规律作息以维持肠道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