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20种疾病有哪些
骨科常见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关节炎、骨折、脊柱侧弯、肩周炎、腱鞘炎、滑膜炎、股骨头坏死、半月板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髓炎、骨肿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跟腱炎、腕管综合征、拇外翻等。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脆性骨折。日常需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避免跌倒。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时加重。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摘除突出髓核。
3、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引起的疾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等。常见症状为颈肩痛、上肢麻木,脊髓型可出现行走不稳。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严重者需手术减压。
4、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膝、髋等负重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治疗包括减轻体重、关节保护,晚期可考虑关节置换。
5、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中断,可由外伤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复杂骨折需手术内固定。
骨科疾病种类繁多,预防重于治疗。建议保持规律运动增强骨骼肌肉力量,避免过度负重和不良姿势,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均衡饮食保证钙和蛋白质摄入,中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持续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康复期需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