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脸上起疱疹怎么办
儿童面部疱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面部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皮肤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家长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患儿面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疱疹破溃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清洁后及时用干净棉签蘸干水分。注意避免患儿抓挠患处,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外用药,每日涂抹2-3次。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棉签单向涂抹,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应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发红等过敏反应。
3、口服药物
病毒感染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阿昔洛韦颗粒、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伴有发热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家长需按时按量给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服药期间注意补充水分,观察有无恶心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疱疹初期未破溃时可用冷毛巾冷敷缓解灼热感,每次5-8分钟。恢复期结痂后可用医用紫外线局部照射,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期间避免强光直射患处,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措施。
5、预防感染
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枕套等物品,定期煮沸消毒。发病期间避免去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减少与孕妇、婴幼儿接触。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居所保持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
患儿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若疱疹持续扩散、出现高热或脓性分泌物,家长应立即带患儿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