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怎么做检查
筋膜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诊断方式主要有触诊压痛测试、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常规检测、炎症指标分析等。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定位疼痛区域,按压特定部位观察疼痛反应。典型表现为局部肌肉僵硬伴明显压痛点,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常见于腰背部、足底等部位,需与肌肉拉伤进行鉴别。
2、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筋膜增厚情况,测量筋膜层厚度超过4毫米提示病变。可发现筋膜回声增强、周围组织水肿等特征,适用于浅表部位如足底筋膜炎的快速筛查。
3、磁共振成像
MRI能多平面显示筋膜结构异常,典型表现为T2加权像高信号。对深部筋膜炎如颈背部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可同时评估周围神经血管受累情况。
4、血常规检测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筋膜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常超过10×10⁹/L,需结合临床表现与风湿指标进行鉴别诊断。
5、炎症指标分析
C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有助于判断炎症活动度。非感染性筋膜炎患者指标轻度升高,类风湿性筋膜炎可能出现明显异常,需结合抗核抗体等免疫学检查。
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局部按摩,穿着宽松衣物便于体格检查。超声与MRI检查无须特殊准备,但需去除检查部位金属物品。若确诊筋膜炎,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进行热敷缓解症状,疼痛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