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梅毒的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梅毒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损害、骨骼异常、肝脾肿大、贫血及神经系统异常等。新生儿梅毒又称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致,可分为早期先天性梅毒和晚期先天性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
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2-8周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手掌足底红斑、脱屑、水疱或大疱,口周及肛周出现放射状裂纹。黏膜损害以梅毒性鼻炎最常见,表现为鼻塞、脓血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导致鼻中隔穿孔。皮肤损害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护理。
2、骨骼异常
约80%患儿存在骨骼病变,表现为骨软骨炎、骨膜炎及假性瘫痪。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增宽、骨质疏松等特征性改变。长骨受累时患儿因疼痛拒绝活动肢体,称为假性瘫痪。骨骼病变多在6个月内逐渐愈合,但可能遗留畸形。
3、肝脾肿大
梅毒螺旋体侵袭内脏器官可导致肝脾肿大,约半数患儿出现黄疸。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肝硬化。脾肿大可能伴随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肝脾肿大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4、贫血
骨髓受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面色苍白、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症状。部分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可见瘀点瘀斑。贫血程度多为轻至中度,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
5、神经系统异常
约10%-20%患儿发生神经梅毒,表现为脑膜炎、脑积水或抽搐。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升高。未及时治疗可遗留智力低下、耳聋等后遗症。部分患儿在2岁后出现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晚期表现。
确诊新生儿梅毒需结合母亲梅毒血清学检查、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所有梅毒血清学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均应接受青霉素治疗,即使无症状也需完成全程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喂养及神经发育情况,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直至转阴。哺乳期母亲若未完成规范治疗,应暂停母乳喂养。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