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该如何治疗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脓肿引流、热敷缓解、排空乳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乳汁淤积引起,常伴随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头孢克洛颗粒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左氧氟沙星片可用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情况。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及局部红肿变化。
2、脓肿引流
若形成乳房脓肿需及时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避免感染扩散。操作前需局部麻醉,术后留置引流条并每日换药。引流液应送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选择。哺乳期患者引流后仍可继续健侧哺乳,患侧需暂停哺乳直至痊愈。
3、热敷缓解
早期未化脓阶段可用40-45℃热毛巾外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热敷前后需清洁双手及乳房皮肤,避免烫伤。配合轻柔按摩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推挤,有助于淤积乳汁排出。
4、排空乳汁
哺乳期患者需定时排空患侧乳汁,可采用吸奶器或手法挤奶,每2-3小时操作一次。排空后疼痛可暂时缓解,但需注意操作力度,避免加重组织损伤。乳汁性状异常时应丢弃,正常乳汁经巴氏消毒后可喂养婴儿。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脓肿或广泛组织坏死,可能需行乳房脓肿清创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手术通常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继续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可能与哺乳功能损伤、乳房外形改变等并发症有关,需术前充分评估。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应穿戴宽松内衣避免压迫,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饮食需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治疗期间建议暂停患侧哺乳,但需维持规律排乳。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液渗漏或乳房皮肤发黑等情况,须立即复诊。痊愈后应纠正哺乳姿势,定时排空乳汁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