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腹腔脏器穿孔、腹腔感染扩散、腹部外伤、术后并发症、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等。该病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紧急就医处理。
1、腹腔脏器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穿孔、胆囊穿孔等是常见诱因。穿孔后消化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板状腹、反跳痛等典型体征。需通过腹部CT明确诊断,通常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腹腔冲洗。
2、腹腔感染扩散
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等未及时控制时,炎症可能突破脏器浆膜层向腹腔扩散。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肠道菌群。早期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有助于控制感染。
3、腹部外伤
锐器刺伤、钝器撞击等可能导致肠管破裂,使肠道细菌污染腹腔。开放性损伤需立即清创缝合,闭合性损伤需密切观察腹膜刺激征变化。腹部超声和诊断性腹腔穿刺有助于早期发现腹腔感染。
4、术后并发症
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胆瘘等并发症可导致消化液外漏。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需警惕。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可降低感染风险,严重者需二次手术处理。
5、女性生殖系统感染
输卵管积脓破裂、产后感染等妇科疾病可能引发盆腔腹膜炎。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是常见致病菌。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超声显示盆腔积液。需联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和头孢噻肟钠等药物。
预防急性化脓性腹膜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消化道穿孔;腹部外伤后应及时就医检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女性应注意生殖系统卫生,定期妇科检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但发病期间应禁食并接受胃肠减压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