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缝烂痒怎么治疗
脚趾缝烂痒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搔抓、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趾缝烂痒通常由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湿疹、过敏反应、糖尿病足等因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脚趾缝,清洗后彻底擦干水分,尤其注意趾缝间的干燥。可适当使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避免穿潮湿鞋袜,运动后及时更换袜子。选择吸湿性好的棉质袜子,减少汗液积聚。
2、外用抗真菌药物
真菌感染引起的脚趾缝烂痒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于溃烂区域及周边皮肤。避免自行扩大用药范围,出现红肿加剧需停药就医。
3、穿透气鞋袜
选择网面透气运动鞋或真皮皮鞋,避免穿橡胶雨靴等密闭鞋款。每日更换消毒过的袜子,优先选用五指袜分隔趾缝。夏季可多穿凉鞋保持足部通风,冬季室内可穿前端开放的保暖拖鞋。
4、避免搔抓
瘙痒剧烈时可轻拍患处代替抓挠,夜间睡眠可佩戴棉质手套。修剪指甲至平滑短秃,减少抓破皮肤的风险。若已出现抓伤,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及时就医
出现黄色脓液、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细菌感染征象,或经家庭护理无改善时,需至皮肤科就诊。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溃烂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创面清创和系统抗感染治疗。
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公共浴室行走时穿着防水拖鞋。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若反复发作建议进行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可能。治疗期间暂停足部去角质护理,避免加重皮肤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