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毛囊炎怎样治疗
腋下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腋下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多汗症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保持腋下皮肤清洁干燥是治疗毛囊炎的基础措施。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抗菌肥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摩擦。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减少汗液积聚。避免剃毛或使用脱毛产品刺激毛囊。
2、外用药物
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毛囊炎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涂药物后轻轻按摩至吸收。若出现红肿加重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孕妇及儿童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3、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者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需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药物需完整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用药期间忌酒,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2-3次。红光能消炎镇痛,蓝光可杀灭细菌。治疗时需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光敏性皮肤病患者慎用。治疗后需加强皮肤保湿,避免日晒。
5、手术治疗
形成脓肿的毛囊炎需行切开引流术。局部麻醉后做小切口排脓,术后每日换药。深部感染可能需放置引流条。术后保持伤口干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瘢痕体质者可能出现增生性瘢痕。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腋下过度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控制体重减少皮肤皱褶处出汗。出现复发倾向时可定期使用抗菌沐浴露预防。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止汗剂等化学产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