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脑膜炎会怎么样

小孩得了脑膜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脑膜炎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脑膜炎患儿早期常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伴随寒战或畏寒。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相对较轻,细菌性感染则可能引发骤升的高热。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拭。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反复升高,应及时就医。
患儿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婴幼儿表现为烦躁哭闹、拒乳或频繁用手拍打头部。头痛多因脑膜受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所致,在咳嗽、低头时可能加重。家长应保持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脑膜炎患儿常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且难以缓解。呕吐可能由颅内压增高或脑膜刺激征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患儿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大,平卧时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姿势。这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检查时可发现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家长切勿强行搬动患儿头部,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加重损伤。
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部分患儿伴有抽搐或肢体瘫痪。细菌性脑膜炎更易引发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听力丧失、智力障碍等。家长需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变化,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及时向医生反馈。确诊后可能需要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进行病原治疗。
脑膜炎患儿应保持安静休息环境,避免声光刺激。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保证足够热量和水分摄入。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听力测试等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变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疫苗接种是预防脑膜炎的重要手段,建议按时接种流脑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