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李斯特菌在家庭中的传播?
预防李斯特菌在家庭中的传播可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厨房操作、注意高危食品处理、定期清洁消毒环境、关注特殊人群防护等措施实现。李斯特菌感染可能引发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膜炎或败血症。
1、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生熟食品需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生肉、禽类、海鲜等应放入密闭容器后置于冰箱下层,即食食品与乳制品放置上层。采购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检查包装完整性及保质期。开封后的即食食品建议2小时内冷藏,超过4小时不宜食用。
2、规范厨房操作
处理生食前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双手20秒以上。生熟食砧板、刀具应分开使用,使用后以沸水烫洗或消毒液浸泡。蔬菜水果需流水冲洗30秒以上,表面粗糙的果蔬可用软刷辅助清洁。烹饪肉类时中心温度需达到70℃以上并维持2分钟。
3、注意高危食品处理
避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其制品,软质奶酪如布里奶酪、蓝纹奶酪等高风险。即食肉类如火腿、香肠需加热至冒热气后食用。冷藏超过3天的剩菜需彻底加热,孕妇、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应避免食用冷藏即食食品。
4、定期清洁消毒环境
冰箱内壁、密封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温度在4℃以下。厨房台面、水槽每日清洁,抹布、海绵需煮沸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定期消毒。宠物食品与餐具需与人用器具分开清洗存放。
5、关注特殊人群防护
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完全避免高风险食品。家庭成员出现持续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饮食史。护理婴幼儿前需严格洗手,奶瓶等器具需每日煮沸消毒。免疫功能受损者建议将食物加热至完全沸腾后食用。
保持厨房干燥通风,定期检查冰箱密封性能。处理可疑污染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接触后及时洗手。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生冷食品。家庭成员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其接触过的餐具需单独消毒。建议每季度对厨房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特别关注冰箱、微波炉等电器缝隙。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继发感染风险,但需咨询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