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有什么治疗方法
腰椎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腰椎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压缩性骨折可选择绝对卧床4-8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卧床期间需定时轴向翻身,避免腰部扭转动作。配合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五点支撑法等功能锻炼。
2、支具固定
稳定性骨折可选用定制硬质腰围或胸腰骶矫形器固定8-12周。支具需全天佩戴,仅在卧床时解除。定期调整束带松紧度,防止皮肤压疮。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从坐位过渡到站立行走。需注意支具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呼吸受限。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抑制骨吸收。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神经根受压时可短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监测肝肾功,非甾体抗炎药避免空腹服用。
4、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椎体。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能重建脊柱稳定性,切口仅1-2厘米。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并发症概率低于开放手术。但存在骨水泥渗漏或邻椎骨折风险,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5、开放手术
严重爆裂骨折需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解除脊髓压迫并重建椎管容积。前路手术适用于椎体严重塌陷病例,需联合钛网植入。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定期复查植骨融合情况。可能发生内固定失效或邻近节段退变等远期并发症。
腰椎骨折康复期需保证每日10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避免搬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定期进行游泳、核心肌群训练等低冲击运动,每3-6个月复查骨密度。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