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是否有牙周炎
牙周炎可通过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口臭、咀嚼无力等症状判断。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内分泌变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牙龈红肿出血
早期牙周炎最典型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伴随牙龈颜色暗红、质地松软。这与牙菌斑中的细菌毒素刺激牙龈毛细血管扩张有关。日常可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定期进行超声波洁治清除菌斑。
2、牙齿松动
炎症进展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出现牙齿移位或松动。重度患者可能出现牙齿自行脱落。需通过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评估骨吸收程度,必要时采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手术治疗。
3、牙周袋形成
牙龈与牙根面分离形成超过3毫米的病理袋,探诊易出血且伴溢脓。临床常用牙周探针测量袋深度,深度超过5毫米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治疗。
4、口臭
牙周袋内厌氧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会导致顽固性口臭。除基础治疗外,可辅助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同时治疗伴发的舌苔增厚问题。
5、咀嚼无力
由于牙齿支持组织破坏,患者可能出现咬合不适或咀嚼效率下降。需调整咬合关系,缺失牙建议种植修复。伴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建议每日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吸烟者需戒烟。出现牙龈出血持续3天以上、牙齿明显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更易发生妊娠期龈炎,需加强产前口腔检查。青少年若发现牙龈增生肥大需排查药物性牙龈增生可能。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用牙开瓶盖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