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错位骨折注意什么
手腕错位骨折需要注意固定制动、定期复查、功能锻炼、药物管理和饮食调整。手腕错位骨折通常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引起,可能伴随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综合管理。
1、固定制动
骨折初期需严格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使用石膏或支具时需保持干燥清洁,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若出现麻木、发绀需立即就医。睡眠时用软枕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2、定期复查
术后或复位后需按医嘱进行X线复查,通常在第1周、第4周和第8周进行影像学评估。若发现骨折线移位或愈合延迟,可能需要调整固定方式或考虑手术治疗。儿童患者复查频率可能更高。
3、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练习。康复过程中出现持续疼痛应暂停训练,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僵硬。避免过早负重活动。
4、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肿胀严重者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循环。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胃肠不适者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
5、饮食调整
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摄入西蓝花、虾皮等富钙食物。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限制浓茶咖啡摄入以免影响钙质吸收。
康复期间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冬季注意患肢保暖,可使用护腕提供支撑。若出现持续性夜间痛或关节僵硬,需排查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戒烟限酒有助于加速骨愈合,维生素D缺乏者应每日补充15微克。功能恢复期可咨询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避免遗留关节活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