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突发如何缓解症状呢
高血压突发可通过保持镇静、调整体位、服用急救药物、吸氧、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症状。高血压突发通常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擅自停药、寒冷刺激、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镇静
突发高血压时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情绪紧张。可闭眼深呼吸,用鼻吸气4秒后屏息2秒,再用嘴缓慢呼气6秒,重复进行5-10次。焦虑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2、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姿势,将头部垫高30度,双下肢自然下垂。避免平躺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测量血压时应保持坐姿,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3、服用急救药物
既往确诊高血压者,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毫克或卡托普利片12.5毫克。未确诊者不可擅自用药,含服药物后需监测血压变化,若30分钟内收缩压未下降20毫米汞柱需就医。
4、吸氧
有条件时可使用家庭制氧机,以2-3升/分钟流量鼻导管吸氧。缺氧会导致血管痉挛,适当氧疗能改善心肌供氧,但血氧饱和度正常者无须持续吸氧。
5、及时就医
当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并伴随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急性靶器官损伤可能出现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致命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定期监测晨起及睡前血压,记录波动情况。冬季注意保暖,温差过大易诱发血管痉挛。遵医嘱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