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身体消瘦主要检查什么
胃糜烂伴随身体消瘦需优先排查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筛查、腹部超声等。
1、胃镜检查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糜烂程度,明确是否存在溃疡、出血或癌变。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过程中可能取组织活检。胃镜下胃糜烂常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缺损,严重者可累及肌层。若发现可疑病灶需进一步病理检查。
2、幽门螺杆菌检测
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糜烂的主要病因,长期感染可能诱发胃癌。阳性患者需规范使用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根除治疗。
3、血常规
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及炎症指标。长期胃糜烂出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缺铁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合并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考虑过敏因素。严重消瘦者还需检测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4、肿瘤标志物筛查
针对消瘦高危人群需检测CA72-4、CEA等胃癌相关标志物。数值异常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排查恶性肿瘤。但标志物特异性有限,轻度升高也可能见于良性胃病,需动态观察变化趋势。
5、腹部超声
超声可初步评估肝胆胰脾等毗邻器官状态,排除胆囊炎、胰腺肿瘤等继发因素。对于胃壁增厚或腹腔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表现,需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确诊胃糜烂后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按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完成全程杀菌治疗。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若持续消瘦需排查代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