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怎样引起的
阑尾炎主要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常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1、阑尾管腔阻塞
粪石、淋巴滤泡增生或异物可能导致阑尾管腔阻塞。阻塞后管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供应,导致黏膜损伤和细菌入侵。典型症状为脐周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可能伴随厌食。急性发作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通过肠壁直接侵入或血行感染引发炎症。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右下腹痛伴体温升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3、胃肠功能紊乱
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食物可能诱发阑尾蠕动异常,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早期表现为上腹隐痛、消化不良,易被误认为胃炎。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腹痛加重时需及时排查阑尾炎。
4、肠道寄生虫感染
蛔虫等寄生虫钻入阑尾腔可引起机械性刺激和继发感染。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绞痛伴肛门瘙痒,粪便检查可见虫卵。需口服阿苯达唑片驱虫,合并急性炎症时需先控制感染。
5、肿瘤压迫
盲肠肿瘤或回盲部淋巴瘤压迫阑尾根部可能导致继发性炎症。中老年患者若出现消瘦、贫血伴右下腹包块,需进行肠镜和CT检查。确诊后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或放化疗。
预防阑尾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饭后剧烈运动,注意饮食卫生。出现持续腹痛时应禁食并卧床休息,及时就医排查。术后患者需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过早摄入高纤维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