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急性牙周炎该怎么治疗
急性牙周炎可通过局部冲洗、药物治疗、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方式治疗。急性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咬合创伤、免疫力下降、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溶液对牙龈沟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局部菌斑和炎性分泌物。操作时需轻柔避免损伤牙龈,每日可重复进行1-2次。对于牙龈肿胀明显的患者,可配合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交替冲洗。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牙龈局部可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龈下刮治
通过超声洁治器或手工刮治器清除龈下牙石和病变牙骨质。该操作需在局麻下完成,能有效消除牙周袋内感染源。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一般1-2周内自行缓解。
4、根面平整
对受感染的牙根面进行抛光处理,去除细菌毒素污染的牙骨质。该步骤可促进牙周膜纤维重新附着,减少牙周袋深度。操作后建议使用脱敏牙膏缓解牙齿敏感症状。
5、牙周手术
对于深牙周袋或骨缺损病例,可考虑牙龈翻瓣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手术治疗。术前需完善血液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术后需配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维护。
急性牙周炎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理牙缝。饮食宜选择软质食物,避免过硬、过冷或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控制血糖等全身性疾病。治疗后每3-6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定期拍摄X线片评估牙槽骨状况。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