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检查能查出心脏病
心脏病的检查主要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检测、动态心电图监测等。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适用于胸痛、心悸症状的初步筛查,可发现房颤、室性早搏等电信号异常。检查过程无创快捷,但无法显示心脏结构变化。
2、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利用声波成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能诊断瓣膜病变、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对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有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时需暴露胸部涂抹耦合剂。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需穿刺动脉并住院观察,适用于疑似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可同步进行支架植入治疗。
4、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酶谱通过血液检测肌钙蛋白、CK-MB等指标,辅助诊断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时酶水平显著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抽血检查无特殊禁忌。
5、动态心电图监测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持续记录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适用于偶发心悸、晕厥患者。检查期间需佩戴便携设备并记录活动日志,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
心脏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监测,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适度运动。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掩盖病情。检查后需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