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1周岁发烧之后呕吐怎么回事
1周岁儿童发热后呕吐可能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肠套叠、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发热后呕吐并伴有腹泻。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若确诊为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2、急性胃肠炎
细菌或病毒侵袭胃肠黏膜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常见呕吐物含未消化食物残渣。家长应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少量多次喂食米汤或母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控制感染。
3、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的轮状病毒常引发喷射状呕吐伴蛋花汤样便。家长需及时更换尿布预防红臀,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临床常用消旋卡多曲颗粒、锌制剂等辅助治疗。
4、肠套叠
婴幼儿肠道发育不完善可能发生肠管套叠,特征为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大便。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超声检查确诊后可能需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5、脑膜炎
颅内感染早期可表现为发热呕吐伴精神萎靡或前囟隆起。家长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腰穿检查确诊后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发热后呕吐期间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及性状,保持环境通风。恢复期遵循由稀到稠的饮食原则,优先选择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出现尿量减少、嗜睡等脱水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部分感染性胃肠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