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关节有什么风险
人工关节置换术存在感染、假体松动、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假体周围骨折等风险。该手术主要用于严重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终末期关节病变患者。
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手术过程中细菌可能通过切口进入体内,导致浅表或深部感染。浅表感染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深部感染可能引起持续发热、关节疼痛加剧。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假体松动多发生于术后5-10年,与骨溶解、假体磨损颗粒刺激有关。患者会逐渐出现关节不稳、负重疼痛,严重时需要翻修手术。术中精准的假体安放和术后避免过度负重可降低风险。
血栓形成常见于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创伤导致血流缓慢,卧床制动进一步增加静脉血栓概率。患者可能出现小腿胀痛、Homans征阳性,肺栓塞时会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术后早期活动、穿戴弹力袜、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神经血管损伤多因术中牵拉或解剖变异导致,表现为术后肢体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多数可在3-6个月恢复。假体周围骨折常发生于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伤即可导致假体周围骨质断裂,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内固定或翻修手术。
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循序渐进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可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