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水烫了起水泡怎么处理
被开水烫伤起水泡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避免刺破水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烫伤处理主要有冷疗、消毒包扎、药物止痛、预防感染、观察愈合五个步骤。
1、冷疗
烫伤后第一时间用10-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若水泡已形成,冲洗时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水泡。冷疗结束后用干净毛巾轻拍吸干水分,不可擦拭。
2、消毒包扎
用碘伏棉球由水泡边缘向中心螺旋消毒,范围超过烫伤区域3厘米。覆盖单层无菌凡士林纱布后,再用多层干燥纱布包扎,松紧以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有无渗液或异味。
3、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口服止痛药。局部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但禁止用于破损皮肤。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4、预防感染
若水泡直径超过3厘米或出现浑浊渗液,需就医处理。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适用于疑似感染的情况,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5、观察愈合
浅二度烫伤通常7-14天愈合,期间注意保持创面干燥。愈合后新生皮肤较嫩,需防晒6个月以上。若出现愈合延迟、发热或红肿扩散,应立即就医排除深二度烫伤或感染。
烫伤恢复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愈合后3个月内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若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发生在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接触热水时建议使用防烫手套,热水壶等物品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