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胸腔积液与胸膜炎怎么治疗
老年人胸腔积液与胸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营养支持、氧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胸腔积液可能由感染、心力衰竭、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结核等因素引起,胸膜炎通常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外伤等有关。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联合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胸腔穿刺引流
中大量胸腔积液时需行胸腔穿刺抽液,缓解呼吸困难。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入注射用顺铂等药物减少渗出。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引流后需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疗效。
3、营养支持
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补充乳清蛋白粉或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瘦肉等优质蛋白。合并心力衰竭者需限制钠盐摄入。
4、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氧浓度避免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方案。
5、手术治疗
顽固性胸腔积液可行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脓胸患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或纤维板剥脱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
老年人治疗期间需保持半卧位休息,每日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逐步增加活动量。出现发热、气促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