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放线菌病怎么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放线菌病主要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检查方式主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B超检查、CT检查、分泌物培养、膀胱镜检查等。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泌尿生殖系统放线菌病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到硫磺样颗粒和放线菌菌丝即可确诊。B超检查可发现肾脏、膀胱等器官的脓肿或占位性病变,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区。CT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对深部脓肿定位有重要价值。分泌物培养需采集尿道或阴道分泌物,在厌氧环境下培养2-4周,阳性结果可辅助诊断。膀胱镜检查适用于膀胱受累患者,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充血、溃疡或特征性黄色颗粒。
怀疑泌尿生殖系统放线菌病时应尽早就医,检查前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培养结果。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排尿,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排尿疼痛、血尿或异常分泌物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