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体征
股骨颈骨折的体征主要有患肢缩短、外旋畸形、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腹股沟区压痛。股骨颈骨折多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患肢缩短
股骨颈骨折后由于骨折端移位,患肢可能出现明显缩短。患者平卧时双下肢伸直,可观察到患侧髌骨位置低于健侧。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可发现患侧缩短1-3厘米。这种体征在完全移位型骨折中尤为明显。
2、外旋畸形
骨折后患肢会呈现特征性外旋姿势,足部向外旋转45-90度。这是由于附着于股骨大转子的外旋肌群牵拉所致。检查时可让患者仰卧位,观察足尖指向,与健侧对比即可发现异常外旋。
3、局部疼痛
骨折部位会出现持续性锐痛,在移动患肢或叩击足跟时疼痛加剧。疼痛多集中在腹股沟区,可能向膝关节放射。部分老年患者因痛觉迟钝可能仅表现为轻度不适,容易延误诊断。
4、活动受限
患者主动屈髋、外展和内旋动作明显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典型表现为无法完成抬腿动作,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严重者甚至无法翻身或改变体位,需保持强迫体位。
5、腹股沟区压痛
按压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出现明显压痛,此处对应股骨颈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肿胀,但皮下淤血较少见。该体征需与髋关节其他疾病鉴别,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股骨颈骨折患者确诊后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可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必要时补充蛋白粉维持营养。康复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压疮、肺炎等卧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