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了还能走路吗
跟腱断裂后通常不能正常行走。跟腱断裂可能导致足部无法完成蹬地动作,影响行走功能。
跟腱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连接小腿三头肌与跟骨,负责传递力量完成足部跖屈动作。断裂后足部推动力显著下降,表现为行走时患侧无法蹬地,步态呈现拖行或踮脚状态。急性断裂常伴随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和瘀斑,触摸跟腱部位可能出现凹陷感。部分陈旧性断裂患者可能通过代偿机制短距离移动,但步态异常且存在跌倒风险。
特殊情况下,若跟腱为部分断裂且损伤较轻,可能保留部分行走能力,但会伴随明显疼痛和步态不稳。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因感觉减退可能忽视疼痛继续行走,但会导致断端进一步分离。运动员或舞蹈从业者经过长期训练可能具备较强代偿能力,但仍需医疗干预。
跟腱断裂后应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保持踝关节跖屈位,急性期可冰敷减轻肿胀。恢复期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初期使用拐杖辅助,逐步过渡到全负重行走。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避免吸烟及高糖饮食影响愈合。定期复查跟腱超声评估愈合情况,6-8周内禁止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