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该怎么办
撕脱性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镇痛、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撕脱性骨折通常由肌肉或韧带突然强力牵拉导致骨片撕脱引起。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4-6周,避免关节活动加重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拄拐避免负重。固定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
2、冷敷镇痛
急性期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缓解肿胀疼痛。可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须避免长期服用。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愈合,或碳酸钙D3片补充矿物质。若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采用被动牵拉,后期增加抗阻练习。可配合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手术治疗
骨折片移位超过3毫米或累及关节面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2周开始渐进性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物。
恢复期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可适量食用黑芝麻、虾皮等富钙食物。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绀等异常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