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做什么检查确诊
肝脏肿瘤确诊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病理检查,主要有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检测、肝穿刺活检等。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肝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的特点。通过高频声波可显示肝脏形态、大小及占位性病变的位置、范围,能初步判断肿瘤性质。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的肝内病灶检出率较高,可区分囊性与实性病变,但难以鉴别良性肿瘤与早期恶性肿瘤。
2、CT检查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结构和肿瘤血供特征,对肝癌诊断准确率超过90%。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快速消退是典型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多层螺旋CT还可进行三维重建,评估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检查时需注射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3、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特别适用于小肝癌和肝硬化背景下的结节鉴别。动态增强MRI可观察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弥散加权成像能反映细胞密度差异。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可提高小于10毫米病灶的检出率,但检查时间长且费用较高。
4、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血清标志物,约70%患者会出现升高。结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注意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细胞肿瘤等也可导致甲胎蛋白升高。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患者,需依赖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
5、肝穿刺活检
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取肝组织标本,是确诊肝脏肿瘤性质的金标准。病理检查能明确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分子特征,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但存在出血、肿瘤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异常或病灶靠近大血管者需谨慎选择。
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建议及时到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需避免饮酒、控制体重、预防肝炎病毒感染,肝炎患者应每6个月定期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确诊后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优质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以维持肝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