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子宫脱垂怎么治疗
老人子宫脱垂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子宫托治疗、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子宫脱垂通常与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阴道肿物脱出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或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日常可采取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减少如厕用力。轻度脱垂患者通过减轻体重、改变排便姿势可能缓解症状,但需长期坚持。
2、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是置于阴道内的支撑装置,适用于中度脱垂或手术禁忌者。需定期由医生调整位置并清洁,可能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黏膜刺激。使用期间应每3-6个月复查,避免长期佩戴导致压力性溃疡。
3、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每日重复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规范训练,持续3-6个月见效。可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提高准确性,但重度脱垂患者效果有限。
4、药物治疗
对于绝经后患者,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可改善阴道黏膜萎缩。合并尿失禁者可短期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提升尿道阻力,但需监测血压变化。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无法根治脱垂。
5、手术治疗
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阴道封闭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等术式。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及邻近器官损伤,术后需避免负重3-6个月。高龄患者应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后再决定术式。
建议老人日常避免久蹲久站,咳嗽时交叉双腿减少腹压。穿着宽松衣物防止摩擦脱垂组织,排便时使用脚凳降低直肠压力。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评估脱垂程度,若出现排尿困难、溃疡出血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持续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