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盆腔积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腹部盆腔积液可能由盆腔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积液性质可分为渗出液与漏出液,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病因,多与细菌上行感染有关,患者常伴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慢性期可口服妇科千金胶囊调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见于促排卵治疗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表现为腹胀、尿量减少。轻症限制钠盐摄入并补充人血白蛋白,重症需住院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漏出液积聚,多合并腹水与下肢水肿。治疗需限制水分摄入并服用呋塞米片利尿,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结核性腹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渗出液呈草黄色,患者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至少6个月。
卵巢癌、胃癌等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可产生血性积液,多伴随消瘦、贫血。确诊需通过腹腔镜取病理活检,根据分期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或紫杉醇注射液化疗。
日常需避免久坐不动,每2小时起身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出现持续腹胀或腹痛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超声检查,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掩盖病情。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结核病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