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腰椎手术后遗症主要有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脊柱不稳、邻近节段退变等。多数与术中操作、术后护理或个体差异有关,需结合具体手术方式评估风险。
1、神经损伤
腰椎手术中可能因器械牵拉或减压操作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术后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或排尿障碍。轻者可通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缓解,重者需康复训练干预。
2、硬膜外血肿
术后凝血异常或引流不畅可能形成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引发剧烈疼痛或运动障碍。需紧急行血肿清除术,术后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预防再出血。
3、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或椎间隙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伴随发热、局部红肿。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严重者需清创并植入抗生素骨水泥。
4、脊柱不稳
椎间盘切除或椎板切除过多可能导致脊柱力学结构破坏,引发慢性腰痛。可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重建稳定性,术后佩戴支具3-6个月。
5、邻近节段退变
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负荷增加,加速退变出现新发椎管狭窄。早期可通过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进展期需二次手术减压。
腰椎手术后应避免早期负重,3个月内禁止弯腰搬重物,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中立位。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定期复查MRI评估融合情况。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