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发视网膜脱落的根本是什么原因

59808次浏览

虽然现代的医学技术治疗视网膜脱落并不算难事,但是毕竟视网膜脱落对于眼睛的损伤是没有办法完全挽回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对视网膜脱落进行预防,那么,引发视网膜脱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视网膜脱落形成的原因:

①年龄:老年人玻璃体大多变性、液化,也更常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因而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②外伤:在挫伤中,撞击运动的瞬间可使眼球暂时变形,尽管眼球壁能顺应外力,但玻璃体不能,此时玻璃体基底部与球壁分开,容易产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穿孔性外伤可直接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后期玻璃体增殖可导致牵引性网脱。

③无晶体眼: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发生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者可能与填补原晶体空间的玻璃体运动有关。玻璃体腔的增大,增加了玻璃体摆动的空间,使其对视网膜的牵引力增强。术中玻璃体的丢失加剧了这种作用。有玻璃体嵌顿时,则改变了玻璃体后脱离的自然状况,从而诱发了玻璃体对无晶体眼视网膜的效应。

④视网膜变性: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这是因为变性降低了视网膜的黏着力,抗牵引力降低。

以上是专家对于视网膜脱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导致了大家都没有在第一时候治疗。

相关推荐

日常应该如何预防视网膜脱落
虽然视网膜脱落的情况还是不常发生的,但是针对近视的人们,或是眼睛受到过伤害的人们来说就需要多注意了,因为这两种人群是出现视网膜脱落的高发人群,那么,日常应该如何预防视网膜脱落呢?
老年人视网膜脱落治疗方法有哪些
据权威的眼科专家介绍,目前老年人是视网膜脱落的主要发病群体,因此在治疗上多数患者也持着比较的谨慎态度,究竟老年人视网膜脱落该怎么治疗呢?专家介绍老年视网膜脱落主要要三种疗法,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视网膜脱落的中医治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一双好的眼睛,生活也会暗淡无光。视网膜脱落是很严重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到视力。大家都知道手术治疗不仅费用高而且还需要承担高风险。中医治疗法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好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视网膜的中医治疗。
视网膜脱落算是严重吗
视网膜脱落实际上是眼睛里面一层薄膜贴附在眼球壁上,从眼球壁上脱离下来,这层膜叫做视网膜。视网膜上有很多视细胞,可以感受到外界光刺激,然后把这些光刺激传到大脑里面,才能够看到东西。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以后,就看不到东西。如果视网膜脱落能够及时得到复位,又重新贴到视网膜上,一般视力可以得到提高,甚至完全恢复。但是如果脱落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即使过一段时间,又贴回去,从表面上看视网膜形态位置恢复正常,但是视网膜功能可能已经丧失。那么手术以后看东西视力还是受到影响,看东西还是会有一片看不到,也就是会有一片视野缺损,所以视网膜脱落对眼睛影响很大。另外有部分视网膜脱落,是因为眼睛里面其它病变造成,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往往跟一些全身病相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变是全身病并发症,同时也代表全身病控制不好,可能身体其它部位也会出现并发症。那么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产生网脱时候,也是对全身病警告。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17

55982次收听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的脱离,所以对于视网膜的脱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呢?简单列举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眼部休息,避免劳累,防止眼外伤情况,一般年纪较大的患者,建议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视网膜脱落的可能。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眼底,同时禁忌剧烈运动,比如突然起跳、高空下降、提重物等,定期复查眼底至关重要,特别对于存在高风险情况的患者,比如无晶体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等,如果出现裂孔或者浅脱离时应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所以当患者出现眼前黑影遮挡感或视力进行性下降时,应及时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13

60553次收听

02:57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从眼球壁上离开脱落。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来,视细胞就不能感受正确光刺激,光刺激不会传到大脑,会看不到。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症状就是眼前会有一片看不到。在这前可能会感到眼前飘黑影,或感到虫子飘来飘去,叫飞蚊症或者飞蝇症并且会越来越多,短期内眼前黑影会越来越多。视网膜脱落一般情况下不会从外部看得到,不会有眼睛红、眼睛流泪、怕光或者是眼疼这些不舒服症状。最主要感觉就是眼前有黑影,会有一部分视野缺损。如果发现这些改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恢复视力。
02:39
视网膜脱落怎么预防
视网膜脱落病因不同,预防方法也不同。有类脱落因视网膜有裂孔引起,裂孔因为年龄、高度近视、外伤造成,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检查视网膜,一旦发现裂孔,把裂孔用激光方法封闭住,一般就不会发生脱落。还有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因为视网膜前面有增殖性病变,或者是玻璃体,不断牵拉视网膜,一旦发现牵拉,尽早把牵拉解除。同时患一些可能造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全身病时候,积极有效治疗全身病,也可以预防视网膜脱落。还有一类视网膜脱落跟视网膜底下渗出性浆液或者出血有关。病变发生才能够发现,很难预防。
视网膜脱落是怎么回事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分离造成。脱离视网膜功能受损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视物变形、视物遮挡、视物模糊、眼前大量飞蚊影、闪光感、视物不见等症状。视网膜脱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视网膜脱落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最常见网脱类型,多见于高度近视、视网膜周边变性、眼外伤等患者。继发性视网膜脱落又分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值期和其他可导致玻璃体积血或增殖膜的疾病,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玻璃体或视网膜炎症性疾病,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症、原田病、外伤、肿瘤等,治疗是以手术为主。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0

57183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会复发吗
视网膜脱落以后,经过手术治疗痊愈,再发生复发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尤其是那些高度近视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想要避免视网膜脱落发生复发的情况,那么患者务必要做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比如充分卧床休息,发现症状就要及早治疗。
视网膜脱落的易发人群
视网膜脱落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容易视网膜脱落的人群:第一、患者本身有近视,特别是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有视网膜脱落;第二、普通人没有近视,一般中老年人因为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变化,视网膜跟玻璃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较多,有时候因为玻璃体后脱离会拽着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第三、因为外伤、运动,如年轻人打球或者是跳水等运动,会造成眼睛的创伤而引起视网膜脱离;第四、有些患者没有特别的原因,为遗传性,家里人都有,跟遗传有关系;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结构不结实容易视网膜脱离。这些是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的原因,最主要其实是和年龄、遗传、近视等有很大的关系。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29

60909次收听

02:09
什么人容易视网膜脱落
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中老年人、外伤、运动、遗传、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容易视网膜脱落。容易视网膜脱落的人群包括:1.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有视网膜脱落。2.中老年人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变化,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相对移动较多。有时候玻璃体后脱离会拽着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3.外伤运动,年轻人打球或者跳水等运动,造成眼睛的创伤而引起视网膜脱离。4.患者与遗传有关系。5.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结构不结实,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
01:57
视网膜脱落危险吗
视网膜脱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造成视网膜脱落的原因跟外伤,近视,年龄,遗传因素等有关。高度近视随着眼球的变大,玻璃体也会发生变化。在挫伤中,撞击运动的瞬间也可使眼球暂时变形。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玻璃体出现一些退行的改变,这些都会出现视网膜脱落。但临床常见是高度近视引起的。
02:02
视网膜脱落原因
高度近视者由于视网膜比一般人薄,一旦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撞击,很容易出现视网膜破裂,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尤其不要参加剧烈的对抗性运动。高度近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治疗。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常见与近视有关,首先要预防近视发生,如发生高度近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跳水或蹦极,尤其是头部的震动。对于高度近视大于600度以上的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情况,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把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语音时长 01:22

2018-06-22

5220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