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黑便是怎么回事
黑便可能由消化道出血、饮食或药物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用动物血制品、服用铁剂或铋剂等药物。若出现黑便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警惕消化道出血可能。
上消化道出血是黑便最常见的原因,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后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可能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呕血、心悸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明确出血点并止血。食用猪血、鸭血等动物血制品后,铁元素经肠道硫化反应可导致短暂性黑便,停止食用后1-2天可恢复正常。服用硫酸亚铁片、枸橼酸铋钾胶囊等含铁或铋药物时,未被吸收的药物成分会使粪便染黑,停药后症状消失。长期便秘患者因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胆红素氧化可能导致颜色加深,调整饮食结构可改善。少数情况下,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侵蚀血管可引起慢性出血,表现为间歇性黑便伴体重下降。
发现黑便应先回顾近期饮食及用药史,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清淡饮食,限制红色肉类及动物内脏摄入。若排除食物药物因素后仍持续黑便,或伴随腹痛、贫血症状,须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粪便隐血试验、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者更需警惕出血风险,日常需监测大便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