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腱鞘炎的症状
脊髓腱鞘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弹响感及肌肉无力。脊髓腱鞘炎通常由肌腱过度使用、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疼痛
脊髓腱鞘炎早期表现为患处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尤其在肌腱滑动时加重。疼痛多集中于颈椎、腰椎等脊柱活动频繁区域,可能伴随晨僵现象。症状较轻时可通过热敷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2、活动受限
由于炎症导致肌腱与鞘膜粘连,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例如腰椎腱鞘炎可能影响弯腰动作,颈椎病变则限制头部旋转。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可改善粘连,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肿胀
炎症反应引发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可见或可触及的肿胀,触诊时有明显压痛。急性期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慢性期则以硬结为主。消肿可外敷双氯芬酸钠凝胶,配合抬高患肢促进回流。
4、弹响感
肌腱在狭窄鞘管内滑动时产生咔哒声或摩擦感,常见于腕部、踝部等小关节。弹响多伴随疼痛,提示鞘膜增厚或肌腱结节形成。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可帮助缓解此症状。
5、肌肉无力
长期炎症会导致支配肌肉的神经受压,表现为肌力下降或易疲劳。如颈椎腱鞘炎可能引起上肢握力减弱,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可辅助治疗。
脊髓腱鞘炎患者应避免重复性动作和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建议每30分钟活动关节一次。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腱柔韧性,睡眠时使用记忆枕维持脊柱生理曲度。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放射性麻木,须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