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什么意思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因免疫力下降导致体内潜伏病灶复燃或再次感染结核菌引发的活动性肺结核,属于肺结核的常见临床类型。
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感染人体后,多数情况下会被免疫系统控制形成潜伏感染,病灶可能钙化或纤维化。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或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跃繁殖,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炎症反应,形成新的浸润灶或空洞。患者常见咳嗽超过两周、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痰中带血等症状,胸部X线或CT可见上肺野斑片状阴影、空洞等特征性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因结核菌耐药性增强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导致病灶范围扩大,出现干酪样坏死、支气管播散等病理改变。这类情况往往伴随更明显的消瘦、持续高热、咯血等严重症状,影像学可见多肺叶受累或粟粒样结节。极少数免疫功能严重缺陷者可能发生血行播散,引发结核性脑膜炎或骨结核等肺外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确诊需结合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治疗采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全程规范用药6-9个月。患者需注意隔离痰液、保持居室通风、保证高蛋白饮食,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儿童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