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流血了怎么办
鼻子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调整体位、避免刺激、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鼻出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炎症、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向鼻中隔方向持续压迫10-15分钟。压迫时保持坐姿稍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刺激咽喉。若出血量较大可将消毒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后压迫。
2、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前额及鼻根部,通过冷刺激使血管收缩止血。每次冷敷5-10分钟,间隔2-3分钟重复进行,避免冻伤皮肤。冷敷时需配合压迫止血法。
3、调整体位
保持头部略高于心脏的坐位姿势,减少鼻腔血管压力。禁止仰头防止血液流入气管引发呛咳,若血液误入咽喉应轻轻咳出勿吞咽。
4、避免刺激
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擤鼻涕、挖鼻孔等动作,防止结痂脱落再次出血。保持环境湿度50%-60%,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油性制剂保护鼻黏膜。
5、就医处理
若出血持续20分钟以上或出血量大,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电凝止血或凡士林纱条填塞等方法。反复鼻出血需排查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等系统性疾病。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避免用力擤鼻。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冬季干燥环境可使用加湿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儿童频繁鼻出血建议检查是否存在鼻腔异物或过敏性鼻炎。